广东省粤科标准化研究院
CEAC信息化培训认证中心
广东省粤科标准化研究院
建党百年话标准(87):夯实基础立长远 创新发展谱新篇——中国生态环境标准样品四十年
admin 发表于 2021-09-17 阅读(423)

生态环境标准样品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实验数据量值溯源的技术工具,是有效开展环境标准方法研究、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环境污染物检测必备的基础技术条件。

生态环境标准样品的诞生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原国家环保局将国家环境实物标准列为五项国家环境标准之一,使其与环境基础、质量、排放、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制定同步开展工作。1981年,首先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设置了以研制环境标准样品为主要工作任务的管理组,开启了我国环境标准样品研发探索之路。

1982年,研究人员针对环境监测常规项目,开展了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铜、铅、锌、镉等水环境监测指标的标准样品研究工作。1986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了《国家实物标准暂行管理办法》。1988年,我国第一批14项环境标准样品获得国家标准样品编号,为我国水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建立了基础技术保证。

生态环境标准样品体系建设

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与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环境标准样品研究与体系建设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在水质环境标准样品研究的基础上,经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环境标准样品分技术委员会(编号为SAC/TC118/SC1),为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标准样品研复制工作确立了组织管理和技术保障,深入推进了水环境领域有机污染物国家标准样品的研究发展。

90年代末,聚焦国家环境大气治理工作目标,全面开展环境大气污染物组分和室内空气监测有机污染物标准气体的研究,并于1998年成功研制大气SO2、NO、CO、苯系物混合等气体标准样品,初步形成了覆盖生态环境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监测要素的国家标准样品体系。

进入新世纪,依托国家科技攻关、环保行业公益专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等科研项目,年均完成10余项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研究,生态环境标准样品体系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助推了生态标准体系的建设。围绕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国家标准样品科研技术优势,大力推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技术服务, 2010年研发的4类共26项监测指标的考核样品,为全国首届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标准样品的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做出“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环境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国家标准样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突破,建立了微量液态组分气化、多组分混合样品制备、臭氧量值溯源与传递等新技术,成功研制生态环境管理急需的57种VOC混合气体标准样品、四氯乙烯中石油类和水质石油类标准样品以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统一监控样品,为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实施、土壤监测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经历四十年的发展,生态环境国家标准样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各类生态环境标准样品的制备、检测、评价以及量值溯源技术,形成了覆盖生态环境水、大气、土壤、沉积物、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生物等六大类496项国家标准样品及技术支持能力。

展望未来生态环境国家标准样品将聚焦生态环境标准与监测管理目标,坚持守正创新、服务环保的基本理念,持续深化污染物计量技术、国家标准样品研制与应用技术发展,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标准样品体系,为保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溯源性,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标准化




登录

点击切换

注册新用户

点击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