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网箱养殖基地作业现场
养殖户忙着吊运刚收获的紫菜苗
蚝农收获忙
年底是市场购销两旺的季节,生产、养殖的商户纷纷趁天气晴好将货品大量上市,酒楼等商家及市民也开始储备应对春节所需。记者近日分别采访市场价格监测部门和一线生产工人,了解节前水产供需情况。
市场 养殖海鲜淡水鱼成“平替”
每年这个时候水产批发市场都将逐渐进入年底交易高峰阶段,市价格监测中心为从源头上掌握我市水产供需和价格情况,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在我市西港水产品交易中心等大型批发市场分头开展价格巡视工作。工作人员在巡视中了解到,由于近期东海、南海持续大浪区,海况复杂使得周边地区捕捞船队近期没有出海作业,导致批发市场供应明显减少、交易活跃度一般,但价格尚未因供应减少而上涨。
近日,市价格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西港水产品交易中心看到,前来进货的顾客陆续增多,但交易活跃度尚未出现节前高峰。多家摊主表示,由于近两周外海风大,除了大型远洋渔船能出海外,本地的中小渔船都没有出海作业,导致我市近期新鲜鱼获大幅减少。但由于市场目前还没有出现年底行情,市场需求保持较低水平,使得供需反而宽松,价格也相对较稳。
“去年至今我市海鲜价格整体保持低位运行,从去年12月下旬延续走势,巡视当晚现场询价整体低于往年同期。”市价格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市场供应数量最多的马面鲀(剥皮鱼)批发价格18元(6至8条一斤),同比去年价格下降20%左右;鹦哥鱼批发价22元(8条一斤),价格与去年接近;白鲳鱼批发价格18元(3条一斤),大幅低于前年,前年同期同规格批发价格普遍30元以上;红杉鱼批发价格22元(一条8两左右),价格相对前年同期下降20%以上……少数价格上扬的如进口大鱿鱼,批发价格50元(1条1斤左右),较前年同期上涨50%;养殖东星斑批发价格63元左右,价格相对较稳,据了解前年养殖东星斑批发价格基本维持在60元区间。
专家认为,今年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市民对海鲜尤其高档海鲜的购买能力有所减弱,数量较大的家常海鲜一直保持较低价格销售走量,养殖海鲜和养殖淡水鱼成为被选择的平替。而这一走势预计将在春节到来前结束。“元旦过后市民及酒楼等商家开始备货春节市场,全市的水产批发交易将会逐渐升温,预计1月中旬过后市场进入购销两旺,节假日消费较多的虾、蟹类价格届时会有明显上涨,其余海鲜品种也会不同程度上涨,但预计市场整体零售价格将低于去年。”
热点
南澳紫菜生蚝很美味
每年入秋后,紫菜、生蚝等海产品进入收获季节,其美味吸引无数游人和食客。在南澳岛前江湾的码头上,工人们正忙着将整捆整捆长满紫菜的绳捆从小船上吊起、装车,运到作业场地进行清洗、沥干、打散、做饼及晒制等工序。记者从南澳县农特产品协会了解到,去年紫菜从农历中秋后开始收割,目前已来到第三茬收获季,预计整个紫菜生产可到今年1月中旬。
“去年入秋后天气很好,十分适宜紫菜收割作业和晒制工序!”做了几十年紫菜生产的南澳县农特产品协会(紫菜)会长徐厝边高兴地说,每年的紫菜收获可收割4茬,每茬大约可收获2吨左右,头茬产量最高、售价也最好。为了赶时间,进行作业的工人们有的凌晨一两点就开船出海了。记者看到,海边到处可见紫菜晒制场,头带斗笠、脸蒙面纱的女工们正忙着搬运、翻晒。徐厝边介绍说,这些来自福建漳浦的女工从去年8月底就来了,月薪达6500元。
记者从南澳县市监部门了解到,为对养殖户实行规范化管理、保护好南澳紫菜的品牌形象,近期市农业局“百千万工程”南澳技术服务队委托广东省粤科标准化研究院汕头办事处编写《南澳紫菜的晒制工艺》。该办事处主任、高级工程师郭玮群告诉记者,该规范目前正在通过相关审核,将于今年起执行。
生蚝素有“海中牛奶”的美称。在南澳岛深澳镇的牡蛎(生蚝)生态养殖基地,辽阔的海面上漂浮着一排排渔民为定位水下生蚝所设置的彩色浮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彩虹海”,吸引大量的游客驻足拍照打卡。不少旅行社的导游都反映,许多来汕游客将南澳岛定为必到目的地,上岛后看“彩虹海”、吃蚝粥、买紫菜等都是首选项。
记者从多名养殖户了解到,去年以来南澳生蚝养殖因受年中降雨较多、海水含盐量减少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和生蚝打了20多年交道的养殖户朱少武告诉记者,去年年初他从饶平海山进蚝苗成本下降了,每亩蚝苗价格从原来的300多元减至200多元。蚝苗饲养10个月左右才能收获,最大的生蚝每粒有七八厘米长,主要销往潮州饶平和福建一带的生蚝加工生产链条。记者从业内获悉,由于南澳岛海域水质好,近年来已吸引一些福建籍的养殖户前来投资生产。
拓展
年轻人打造深海网箱养殖基地
乘船从云澳渔港出发,航行4.5海里、约半小时左右,在蔚为壮观的海上风电场附近出现了一片深水养殖网箱。这是南澳首个深海网箱养殖基地、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的作业海域,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一个个网箱里养殖的是鮸鱼、章红鱼、云龙斑、大西洋鲷等优质深海鱼类。
“这个养殖基地位于南澳岛平屿以西海域,地处南海、东海交汇处,受大陆径流和海洋环流叠加影响,该处海域水质优良,盐度稳定适中,溶氧量高达年平均8毫克以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肖帆介绍说,成立于2022年3月的汕头南澳耕泰洋水产有限公司,以深远海渔业养殖为主,是当年由南澳县政府招商引资、从深圳落户海岛的推动乡村振兴先行示范企业。经过2年的努力,目前在我市已建成两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包括21口HDPE浮式重力式深水网箱,单个网箱周长80米、养殖水体达3000立方米,抗风浪性能可达12级,满产时产值能达8千万元。
置身一望无际、海风强劲的深海生产现场,人们可以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优质海洋环境对鱼类生长的重要性。肖帆告诉记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培育的云龙斑生长速度快,大约8至10个月体重可达1斤以上;生长迅速的鲷鱼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细嫩,营养又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销往广州、上海等地的市场,深受欢迎。“深海网箱养殖模式与以往的近海养殖要求不一样,对许多南澳渔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产业。2022年耕泰洋投产时,工人得从海南专门请来。如今两年过去了,现在饲料投喂、网箱清洗等工作大部分已变成由从南澳招聘的渔民完成,我们也因此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先行的示范企业。”
记者了解到,在耕泰洋这个年轻的企业里,管理层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他们在深海养大鱼,还积极拓展产业链往上下游延伸。除了推广章红鱼鱼生准备在市区开日式料理店外,目前还积极寻求产学合作,向上游开拓种苗产业,并打算利用好南澳岛这个超级网红的独特资源,将渔业养殖、休闲渔业的新型海洋牧场引入岛内,发展“蓝色粮仓+蓝色文旅”的现代化海洋牧场新模式。
来源:汕头日报